文化產業周刊
微信公眾號
江南時報社
微信公眾號
6月18日下午,昆山高新區舉辦“陸家衡藝術館”開館儀式。[查看詳細]
2022年6月17日下午 ,由(全國)教育書畫協會高等書法教育分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外事學院承辦,在陜十一所高校協辦,江蘇言恭達文化基金會支持的“書...[查看詳細]
“今天的展覽與眾不同,當張永榮先生和我來談他要準備畫展,并讓我給他題寫畫展題目時,我的腦海里立馬跳出四個字— —生命禮贊?!鼻迦A大學教授、著名文化學...[查看詳細]
最近終于打通了老金的電話。老金的大舅子是當年吳江醫院的名醫,由舅舅舅媽扶養,與表兄妹一起倒也熱鬧,老金也收獲了事業贏得了學子的尊敬,但直到寶貝女兒...[查看詳細]
在一個春光無限好的日子,我應朋友之邀去他家參加晚宴。朋友是位爽快人,沒有對我藏私,談笑間娓娓道來: “先將田螺放在清水里浸泡,挑出夾雜其中的死田螺。...[查看詳細]
6月15日,新華日報社與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實踐基地”正式簽約揭牌。簽約揭牌儀式后,南大新傳院師生代表參觀報史館并舉辦畢業生黨員...[查看詳細]
又,經安徽樅陽的疏獲先生提示,我對《南陽疏束氏宗譜(六修) 》第二部中有關于漢元帝劉奭兩次下詔,對太傅疎廣和少傅疎受進行褒獎一事進行了研讀。第四,末...[查看詳細]
在今天這個世界上,可以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與恨。如果有人問我,你最愛最恨的是什么,我會直接了當說,最恨的是那些吃里扒外的人,反之亦然。[查看詳細]
2022年6月3日上午10點, “憶東南”趙軍繪畫作品展在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隆重開幕。東南大學黨委副書記高立國、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建國、東南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查看詳細]
我環顧華夏大地,欣喜之余亦涌憂患之思— —物質的豐富與精神的貧乏,生存的闊裕與追求的單一已形成極大的反差與驚人的對抗…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得...[查看詳細]
“蒔秧要唱蒔秧歌,兩腿彎彎泥里拖?!边@是一首流傳于江南沙上的蒔秧山歌。山歌響起,一股濃釅的鄉愁,止不住漫延開來。秧苗必不可傾斜著蒔下泥土,否則會成...[查看詳細]
說起身邊的老字號,就會想到百年老店濮家餛飩。濮家餛飩不僅是美食的傳遞者,更傳遞了一份舊日的情懷。濮家餛飩創始于1923年,從當初走街串巷的“扁擔餛飩”...[查看詳細]
我家有棵老倔菜,是我媽的爸爸,又名老蔡。夜里,他問媽媽手機在哪,媽媽問干什么,他說他要看小說,一個左手不能動,右手插了針管的人,此時此刻,竟然要看...[查看詳細]
汨羅江的水,流淌了2300年載著漁夫的滄浪歌聲閃爍山鬼魅惑的眼神洶涌《離騷》執著的求索流向神州如網的河流流經中華每一頁歷史。[查看詳細]
圍繞2300年的線索,穿緊粽葉這個中國詩歌最沉重的外衣裹住香草美人,裹不住三閭大夫唯有緣聚的花生糯米棗兒蝸居端午濃情的懷抱聆聽,沸水咕嘟咕嘟地吹泡疑似...[查看詳細]
這冷,印證了前人所說的“如刀剮”從生動的修辭中轉身我看到了樹木、河流抬起了腦袋它們把剛剛醒來的氣息放進料峭的風里。[查看詳細]
泥土耘開春天新的一頁竹于其上賦《竹枝詞》春水淺吟低唱著這曲新詞且與月光春花三重奏《春江花月夜》。[查看詳細]
我們都流到了村長家里,我醉成了酒,村長把我裝了瓶,我進了新客人的嘴里。[查看詳細]
“我們的文藝應當為千千萬萬勞動人民服務” “有出息的文學家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到...[查看詳細]
清晨,我從居住地漫步二十分鐘后,來到了中山北路上的挹江門明城墻下。當拾階而上,只見建有120年的南京挹江門城樓,卻時時在記錄著南來北往的人們匆匆過往的...[查看詳細]
一個大男人應該與脂粉無緣,可我偏偏“緣”過兩次,想起來還覺得有點意思。這輩子化妝也只有兩次,估計還會有第三次,那是人生謝幕進棺材或火葬場前,在蒼白...[查看詳細]
前段時間,上海本輪疫情肆虐,單位相對封控。小沈陽三天兩頭打電話來,詢問我的生活狀況,特別關照我多吃水果和蔬菜。小沈陽的每次通話,都讓我感受到家兄般...[查看詳細]
央視四套記住鄉愁欄目拍攝播出的紀錄片引起我的好奇,慕名而往,一睹了其悠久、神秘與風采。隨著時代發展,漆橋商貿區也已從老街搬遷到雙牌石街市,老街作為...[查看詳細]
大凡一位成功的書家關鍵都在于對傳統藝術的開掘,不隨時俗流轉,精究八法,潛神苦志。吮書道原創之泉,依書道本體之缽,心儀高古質樸、蒼渾精深之審美定位,...[查看詳細]
萬丈懸崖視若平地兩只通天的長臂一只抓住史前一只伸向現代閃回的光陰散作深谷云霧這些靈猿自元始天尊靜修開始就在這深山嬉戲幾千年過去了玩心一點兒沒減。[查看詳細]
暴雨來了,我們一擁而上。[查看詳細]
有一種傳承生長在靈魂深處走過浩瀚的煙云在風雨歲月中洗滌依然不改當初模樣粽香,一直延續至今。[查看詳細]
家鄉的小調兒多情地在天宇中飛翔家鄉一代代的女子普遍認為家鄉的小調兒已經成為世上最美的耳環。[查看詳細]
“賣報,賣報, 《新華日報》 … … ”抗戰時期的重慶,聽到這樣的聲音,人們就知道是新華日報的小報童來了。今年已94歲的邱發杰就是當時小報童隊伍中的一員...[查看詳細]
在深林的某處小坑里,躺著一個蘋果核和一個水梨核,他們是被主人丟棄在那里的。[查看詳細]
有一顆葡萄,他認為總是呆在果籃里很無聊。于是,有一天,他告別了其他葡萄,開始了探險之旅。[查看詳細]
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里,所有的人都進入了夢鄉。陽臺上,一只破舊的槍和滿是灰塵的飛機、滑板正湊在一起,像是在商談一個秘密事件。[查看詳細]
天黑了,太陽下班了,月亮開始上班了,只有我家里的水果們還沒有睡覺。它們在商量著選一種水果當“水果之王”。[查看詳細]
今年是冬奧年,爸爸排了好久的隊伍,終于買到我最喜歡的“冰墩墩”春節版。她也成了我動物王國的小可愛。[查看詳細]
一天,菠蘿魔王讓他的小弟去抓蘋果公主,菠蘿小弟們說:“是,大王?!闭f完他們就去抓蘋果公主了。[查看詳細]
老家在農村,一直有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那小小的粽子,曾刮起過舌尖上的風暴,也滋潤著兒時的記憶。粽子里有愛,也有鄉愁。[查看詳細]
許是兒時的記憶太過美好,每每想起端午節,內心便抑制不住地歡喜起來。[查看詳細]
農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端午節又名端陽節、蒲節、重五節。當村莊里家家戶戶的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紅綠布條,艾草的馨香飄滿村子的角角落落之時,端午節也就到...[查看詳細]
一.成事不說我們的祖先何時有保密意識,我一直以為,孔子的那句“成事不說”可以用現代漢語翻譯成為:要想把事情辦成功,在之前或過程中都不要說出來。這四...[查看詳細]
每天在人群中穿梭著,地鐵3號線像是受了魔鬼的詛咒,從來都是人滿為患。人們麻木而執著地為夢想奔波著,不知道列車的終點是否有奇跡?!蔽翌^也沒回地朝他們揮...[查看詳細]
品詩意[查看詳細]
又到了豌豆花開的時候。沒想到今日不經意看到豌豆花開的美圖,沉淀在心底的那一抹溫暖,又瞬間蓬勃生長,幻化成翅膀,帶我飛越千山萬水,夢回故鄉,仿佛又能...[查看詳細]
這一段獨處的日子,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內活動,但是我的目光是自由的,思想也是自由的。我手寫我心,我心盛滿溫暖,只要不負春光,即便獨處的日子,窗內窗外都...[查看詳細]
”筆墨是中國書法的本體要素,中國書法靠一根線條寄托了藝術家無限的情感與思考。謝赫“六法”中首推的是“氣韻生動” “骨法用筆” ,就是要求書畫創作的筆...[查看詳細]
呂秀艷家屬區有一大片空地,大家覺得空著可惜,就商量著開墾出來種菜。周末回老家,時不時捎回一些熟土,還有農家肥,翻地、平整,撒上時令的菜種,空閑的時...[查看詳細]
讀了一輩子書,并未從書中得到黃金屋,也未發現顏如玉,只落得個常常捧書發呆的呆病,用書面語言說,掩卷則常常陷入沉思。比如,我常常想,何為詩意?詩意何來...[查看詳細]
感恩遇見王老— —王老,號“青花居士” ,名德安?!熬邮俊笔俏娜搜攀康淖苑Q,如詩人李白稱“青蓮居士” ,蘇軾稱“東坡居士” 。恩師王德安先生說,我愛青...[查看詳細]
荊棘與鮮花共生,挑戰與機遇同在。對于剛剛踏出校門、涉世未深的選調生來說,基層既是充滿機遇的一方成長沃土,也是極具挑戰的一個困難沼澤?!安畎氩健笔呛?..[查看詳細]
近日匆匆回歸故鄉,感觸良多。江濱有垂釣者數人,凝視中流,氣定神閑,觀其漁獲,多豐肥之鯰鱖也,油然吟誦“桃花流水鱖魚肥”之詞句,倍覺愉心。[查看詳細]
周恩來經常關心報館同志們的生活,指示說:為了把報紙辦好,就要把報館的集體福利事業也搞好。新華托兒所就是在這種革命工作的迫切需要下辦起來的。新華托兒...[查看詳細]
我喜歡閱讀原野的散文、詩歌和小說。原野的散文,充滿了時空穿透力,那種水兒滲透泥沙般的穿透力。我能在散步時逐字逐句閱讀原野的散文,那一些充滿金色光芒...[查看詳細]
校慶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回信,勉勵他們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自覺追求,在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科技...[查看詳細]
進入知天命之年,方才知曉這個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麻醉人的東西,竟能使人痛而不知痛,甚或痛并快樂著,痛并歌唱者。前些年聽說有個專門制作、兜售“心靈雞湯...[查看詳細]
龔云英,女, 1933年7月28日出生, 2019年2月28日謝世,目不識丁,辛勞一生,兒孫滿堂。中國作協副主席,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查看詳細]
藝術創作需要長期的技巧法度訓練和對傳統精神的把握。眼下, “為古人奴”的作品畢竟僅是藝術創作的第一步。其藝術作品特征則是既顯功力,更賦情性— — “從...[查看詳細]
三月的江南,乍暖還寒。一個周末的晚飯后,我突然發現柳枝開始吐綠了,散步的人也開始漸漸多了起來。她說疫情之下,生意變得越來越差,但疫情總會過去,生活...[查看詳細]
我有一位農民父親,他在田間地頭播種施肥。他也是一位愛讀書的父親,在家里,在我心里,播撒文化的種子。土地因種子而不荒蕪,家庭因文化而摒除喧囂,人因讀...[查看詳細]
早年讀楊萬里的詩: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庇葹槟┪矁删湔鄯?,幾乎純口語化的表達,活畫出一個江南生機勃勃的春天。不承想,我們不經意與詩中...[查看詳細]
這倚著樓而搭起的腳手架,應該說腳手架搭起的上層建筑,還有上面。[查看詳細]
當地時間5月18日, TaylorSwift被紐約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并發表演講。I will , however , give you some life hacks I wish I knew when I was starting ou...[查看詳細]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石集鄉地處古老的汴水下游,肩扛毛、柳二山,腰纏汴、溧二河,境內土地平曠,水草豐盛,被譽為“蘇北最美鄉村” 。新時代的石集仍被叫做“...[查看詳細]
《老子》有曰“道可道,非常道。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社會實現了空前的進步和變革,當今之中國畫壇風云幻變,也造就了大批優秀的畫家以獨特的藝術視...[查看詳細]
江蘇兩展獲國家展覽領域最高級別獎項5月18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第十九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在“ 5 ...[查看詳細]
大運河是江蘇的“美麗中軸” ,跨越千年熠熠生輝,也給江蘇帶來了豐富的物產和文化遺產資源?!皟炐銈鹘y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文化遺產得到系統性保護,...[查看詳細]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交節時間在每年公歷5月5 - 7日。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南方,太陽黃經達45 ° 。立夏,是標示萬物進...[查看詳細]
今年春天,新冠疫情再次來襲,疫情還在,切莫大意!海報的下半部分是用2022年疫情較嚴重地區的地標建筑組合表現,建筑后方是文字組成的各地加油,與遠方的光...[查看詳細]
司馬遷在《史記·循吏列傳》中,記載了春秋時期魯國的一位宰相公儀休的先進事跡?!妒酚洝吩氖沁@樣的: “公儀休者,魯博士也。由于子產也有拒吃別人饋贈的...[查看詳細]
今天,我們一行六人去祖堂山宏覺寺走走。這座廟占地很大,門口停車方便,且可放車開進。進門須查行程碼。付律師坐蔣律師的車,隨即趕到。[查看詳細]
每一個個人的存在都是一部歷史,歷史學家可以宣布我們是余數,但我們不是。我們完成了歷史,承擔了歷史,同時也豐富和發展了歷史。[查看詳細]
這架望遠鏡,雖然已經經歷了七、八十年,但它無論是機子本身,或牛皮套子,都光亮如新。牛皮套子上面有德國光學機器名牌“蔡司”商標,還有日本軍用尖刀刻的...[查看詳細]
今天忙完復工準備的材料,快到晚上九點了。但我愛母親如風吹樹葉,風吹一下,便動一下。母親年邁而憔悴,換得子女的枝繁和葉茂。[查看詳細]
無論是作為讀者還是筆者,心中都會反復琢磨一個問題:理想的詩歌是怎么樣的。從內容上說, “蟋蟀”是我國古典文學中頻頻出現的符號意象,無論是詩經《唐風·...[查看詳細]
“書有骨始清,有筋方厚,用筆結構有出人意表之美則奇,古雅全憑學養,四者備而杰作成” 。不為時尚所誘惑,不為世俗而俯身,不心存躁動而求一夜梨花,一心追...[查看詳細]
我的一位書友喜歡收藏雨花石,他在微信圈里發了一枚象形石,有人說是鳥,我說是飛燕,飛燕比鳥更明確。他讓我給石頭起個名字,我想了一下說,就叫“相思又一...[查看詳細]
其實,它們在早春二月就開花了,只是花朵太小,且零星地藏在葉叢中。婆婆納雖為野草,但也不辜負春光,它們在大地上每匍匐前進一步,春天的裙擺上,就會多出...[查看詳細]
不知不覺中,春天已經接近了尾聲。直到拍集體照,我才發現,那積淀了漫長冬季的薔薇,略帶著青澀,在校園里猛地次第開了。星星點點,如那鑲嵌在軟墊里的珍寶...[查看詳細]
把一缸發芽的谷子播撒在淺淺的水澤里長出茁壯的苗和風的箴言我還要煮一鍋豌豆角把其中的嫩和綠抿在嘴里。[查看詳細]
去歲初訝薔薇堆紅,蔚為好景。[查看詳細]
一位“ 80后”軍旅詩人, 1943年出生,您說老不老?有一次,詩人到菜場購物,賣菜的中年人招呼: “老爺子,買什么菜?”詩人面露不悅之色,掉頭便走。詩人笑...[查看詳細]
五集文獻紀錄片《太行號角》于4月25日至29日在央視4套播出。該片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我黨創辦的《抗敵報》、《新華日報》華北版以及新華社等機...[查看詳細]
余祖籍真正是何處,家譜都沒說清楚。但我的爺爺生于丹陽,我們的根就在丹陽了。續有丹陽,今南京歷史上漢時為丹陽郡,漢末戰亂,有官赴任而不能至,避居曲阿...[查看詳細]
當今文學藝術,要體現它的人文性、學術性、時代性、包容性,要有博大的胸懷,要堅守我們的文化立場。唯有對現代的生活及人文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能在新時期中...[查看詳細]
1959年他大學畢業時自愿到西藏工作,在那里為黨和人民辛勤工作了24個春秋,把青春和生命奉獻給了祖國的雪域高原。因為他的犧牲,他也成了南京鼓樓醫院歷史上...[查看詳細]
父母睡覺的床也是再三更換,現在使用的是大哥給他們換的鋼管焊的防震床,家里的老物件幾乎都不存在了,唯有那張記憶里就有的梳頭桌依然放在母親的床頭。這張...[查看詳細]
飛過湖心島飛過漆黑幽深湖面聽不到魚聲往事輕輕打了個回旋夜俯視床前的我青澀的歲月被一只白鷺銜走數萬只?[查看詳細]
陽光越過書頁,泛著金色那些星辰,露珠還有一條布滿石頭與荊棘的路。[查看詳細]
湖水想入非非迷失在四月的紋理往事氤氳蜜蜂拜倒在她素雅的裙下。[查看詳細]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每個人的幸福港灣。作為人之社會化的初級場所,家庭同時傳承文化禮儀、磨礪個人品德、熏陶家國情懷,對個體價值觀的形成與行為習慣...[查看詳細]
四.朝鮮“東學黨”之亂,日本強行將軍隊再次開進朝鮮半島光緒十三年( 1887年) ,袁世凱奉李鴻章之命,任清朝政府駐朝鮮總署“道員” ,相當于在朝鮮辦事處...[查看詳細]
國人對這場戰爭的印象,相信大都是通過看電影、閱讀教課書、聽老師講那過去的事情來獲取,但對于戰爭的來龍去脈、戰爭的導火索不是太清楚,只是大概記住了清...[查看詳細]
1949年4月30日晨,即在南京解放后的第八天,作為中共南京市委機關報,以新華社社論《慶祝南京解放》為發刊詞的《新華日報》在南京出版。1949年9月,中共中央...[查看詳細]
“蘭桂齊芳” ,照有些人看來,這是《紅樓夢》的一大敗筆。經過反復研究,我們認為, “蘭桂齊芳”正是《紅樓夢》的一大絕唱!他在《紅樓夢》大作告成之時,...[查看詳細]
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種絕對價值。以藝術本體良知的智慧和明察藝壇癥結的憂患,以“大我”的社會責任擔當和守護文化靈魂的精神,勇敢地直面“問題” ,開...[查看詳細]
1982年,我17歲,就在那年高中一年級之后的暑假,我記得我們村莊及其周邊的水塘、小河和小壩幾乎干涸見底,水田干旱情況嚴重,旱地的情況更糟。[查看詳細]
淡泊,是生活的一種態度,是人生歷經生活坎坷和磨礪后的一種境界。人生,大多時候平平淡淡,衣食住行是生活的主旋律。而生活的內容又不僅僅是這些, “柴米油...[查看詳細]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趕來勸慰的雞鴨們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吵醒了慵懶貪睡的炊煙一個呵欠便將村莊罩進霧里。[查看詳細]
只要跨進她的門檻,你就會夢繞魂牽,那虎丘、那雷峰,有你贊不夠的燦爛。哦,人也抖擻,夢也抖擻,春到江南不肯走呀不肯走。二十四個節氣二十四座凱旋門,時...[查看詳細]
南京四牌樓2號東南大學校園的西北角,有一條蜿蜒的曲徑,通幽處,環境優雅,一株六朝松歷經千年笑看歷史。當時,惲代英、鄧中夏等人在南京促進馬克思主義傳播...[查看詳細]
青春是一首詩她讓你情誼綿長青春是一杯酒她令你品盡純香青春是一條路她引你到達彼岸青春是一溪河她載你奔向遠方。[查看詳細]
作為青年干部要繼承前輩的光榮傳統與紅色血脈,勇當先鋒,爭做闖將,在青春賽道上奮力奔跑,跑出屬于我們的花“ Young ”年華。青春需要飛翔的方向,青春需要...[查看詳細]
日前,去諸子藝術館觀看邢健健油畫展《你的樣子— —邢健健的朋友圈》 。欣賞是因為好奇:知名藝術家朋友圈都是怎樣的人物?藝術家是怎樣從蕓蕓眾生中找出能...[查看詳細]
我的未來不是夢周偉虎“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辈恢斡?,近來范仲淹的《蘇幕遮·懷舊》 、韓愈的《祭十二郎文》等羈旅思鄉詩,不時在我夢里默誦...[查看詳細]
南京剛解放,打入《中央日報》社的地下黨員們,奉地下黨市委指示,依托原《中央日報》設施,創辦地下黨市委機關報《解放新聞》?!督夥判侣劇分怀隽怂钠?。4月...[查看詳細]
今年春節前的一次朋友聚會上,喜得周和平先生贈其所著《大道留真?宋玉麟》一書(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版) ,近寓居鄉間,抽空拜讀,恰有一座山峰兀立于前的感...[查看詳細]
綠水青山,風光旖旎。4月21日,由中國美術館、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南京藝術學院共同主辦,江蘇省美術館承辦的“家山— —方駿藝術展”在省...[查看詳細]
谷雨時節,名家筆下紫藤花開?!斑b聞碧潭上,春晚紫藤開?!惫扔隁鉁鼗厣涌?,人間到處鮮花綻放,紫藤也應季而開。谷雨紫藤的生長有其獨特的方式,勢如盤龍...[查看詳細]
剛過谷雨節氣,南京就迎來了30度的天氣。這一周,是南京一部分家長們歡呼雀躍的一周, 4月16日,南京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體系學校防控組發布了全市符合條件的...[查看詳細]
文學藝術應始終堅持走大道,行正路。中國歷代優秀書法經典顯示著中國人借以彰顯的生存意義與底色的價值之源、文化道統,這也是當今我們應加以珍惜、弘揚與創新...[查看詳細]
走進四月,春意正濃,走進大自然,春色盡妖嬈?;▋簜?,都熱熱鬧鬧地競相綻放,一個賽一個,趕趟兒似的。她們嬌媚百態,在陽光下綻放,卻在煙雨中徘徊。人間...[查看詳細]
每年這個時節,母親養的母雞常會害喜,變得無精打釆,懶洋洋起來。甚至霸占雞舍上的下蛋御窩,整天趴著不起來,憋得其他母雞干著急。我還指望剛成年的“春花...[查看詳細]
清明前后,大街小巷的攤點上,青團唱起了主角。制作青團時,采摘鼠曲草嫩苗,洗凈瀝干,置于石臼,搗爛出汁,再倒入上好的水磨糯米粉,反復揉捏,團成一個嵌...[查看詳細]
兒子年齡雖小,但對吃的方面追求卻很高,整天把吃放在嘴上,對吃的東西要求也很高。在我的眼中,他就是我們家的一個小吃貨。[查看詳細]
隱約中細微的聲音掠過看不見的翅膀,將一坡的時光染綠。[查看詳細]
薺菜是春天最鮮活的動詞無論是挑是挖還是采摘,以及深入細節的擇,洗,切,剁無不活色生香有滋有味。[查看詳細]
剛剛洗過的衣服,被晾在一根長長的繩子上面,是那樣的恬靜![查看詳細]
回望一眼春泥的芬芳依舊夏雨還在荷葉上逗留秋葉正紅滿山坳冬雪片片嬌柔再來幾遍春夏秋冬我仍會微笑依舊。[查看詳細]
書法與繪畫是兩門不同風格的中國藝術。文字的誕生孕育出了書法藝術,對自然界萬事萬物的摹擬與想象孕育出了繪畫藝術。據《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隱逸列傳》...[查看詳細]
這篇文章詳盡闡述南京《新華日報》初創時期的辦報思想、方法、風格、特色,是一篇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對新華老報人和年輕一代,都是值得一讀的好文章。[查看詳細]
近日,由洪亮主編、彭慶陽著《晉·王羲之書論解析與圖文互證》一書由中國書店出版發行。該書是作者繼《清·劉熙載〈藝概·書概〉解析與圖文互證》之后的又一...[查看詳細]
小妹送來了些許粽子,告訴我三角形的是紅豆,錐形的是咸肉,菱形的是蜜棗,方形的是… …并告訴我,給母親與弟弟同樣備了份,我這才知道,又是一年端午節快到...[查看詳細]
中國書法家協會(香港)主席鄒德忠先生,今年八秩有六,仍以飽滿的激情為弘揚優秀文化傳統辛勤硯耕,當年鄒老在舒同、啟功先生的領導下開展工作,主動勤奮,...[查看詳細]
每當新春的腳步漸漸走近,剛進入臘月時節,梅花就悄悄開放了,不爭不顯不露,只是自己靜靜綻放。一提起梅花,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等詠梅詩句...[查看詳細]
人生的美麗本是一種過程,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深知風格是河流,水在于更新,河流改道,貴在天成。[查看詳細]
江南三月,清明前后。綠了草地、白了玉蘭,落了櫻花、紅了薔薇。朋友圈、踏青游的美圖疊出,就連草花二月蘭、楊柳綠絲絳,漫野油菜花都曬了幾撥,唯獨不見眼...[查看詳細]
云朵大大白白的,顯得慵懶。去年的風箏還在,當它再次扶風飛翔時,又是一個四季。[查看詳細]
清明一過,就該是整地、調壟、下種的時候了,遠在山腳下的瓜棚還是孤零零地矗立著,主人王家父子此時不來怕是來不了了,我急等著要把三塊二毛錢還給他們。此...[查看詳細]
雨聲如故人雨聲如故人我這樣想的時候就生動了許多一個人靜靜坐在窗前聽雨聽故人的腳步聲。[查看詳細]
從含苞到綻放青春很短何不放下驕傲的姿態垂青我的眼神。[查看詳細]
作為南京最為資深的文學記者,蔡震和我們江蘇的作家始終是“密接”的,他和我們的許多作家都保持著良好的和長期的職業關系。街道,小巷,角落,公園,廣場,...[查看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指出: “要把握傳承和創新的關系,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文藝創新...[查看詳細]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英雄贊[查看詳細]
盛永明||有一種抗疫叫靜默[查看詳細]
2012年11月,中國共產黨在十八大上正式提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查看詳細]
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社會的發展,有賴于文明的推動;一個個人的進步,需要文化的哺育。 2012年11月,中國共產黨在十八大上正式提出,要“...[查看詳細]
孔子是春秋時期誕生的我國著名思想家,儒家思想暨儒家文化創始人,距離我們已經2500年左右,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與影響是超越時空的。儒家思想已經滲透到...[查看詳細]
多寬先生能坐下來,寫那么多好的書法,讓人欣喜。[查看詳細]
古代公務員都是文化素養很高的,現在的官員里面能夠像李多寬先生這樣的書法造詣很高的,可謂愛鳳毛麟角,其書法達到如此專業水平,讓我非常佩服,值得我們學習。[查看詳細]
藝術家須堅守初心,堅守文化品格的精神世界。行者無疆,始終奔波在路上… …只有起始,沒有終結。藝術是這樣,人生也是這樣!”明悉書畫藝術體系中“?!?“變...[查看詳細]
晚上散步,必經那間咖啡屋,千百惠的歌聲一成不變地飄出來。熟悉的旋律,總讓我記起第一次喝咖啡的光景。等第一口咖啡喝進嘴里,我才知道,咖啡的味道除了苦...[查看詳細]
同事茉茉喜歡綠植。辦公桌上、陽臺上、窗臺上… …能放能掛的地方到處都用綠植點綴著:有防輻射的綠蘿,有凈化空氣的吊蘭,有令人神清氣爽的薄荷、碰碰香,更...[查看詳細]
風一如既往地鉆進我的脖子,鉆進漫山遍野的金黃,它們總是先一步了解人世間的溫度與悲喜,正如這個三月的清晨,混雜著呼吸與花香還有記憶?!蹦赣H帶著一絲寵...[查看詳細]
我的妹妹王丹是一名母嬰護理師、育嬰師。[查看詳細]
藤蔓,爬滿了老屋的后墻和前窗,掩埋了潮濕的過往陽光,無法把雞鳴犬吠曬暖。[查看詳細]
雨在野上只逗留片刻用余生向海尋根去了。[查看詳細]
繼《抱云堂藝思錄》一書后,言先生又整理完成了四十多萬字的《抱云堂藝評》 (上下編) ,并由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從青少年書法美育到高等書法教育...[查看詳細]
近日, 《明天會更好》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據悉,這是全國首部反映江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長篇小說,該書出版前曾在江蘇工人報連載刊登。[查看詳細]
【導讀】近幾年,東方元素成了裝飾設計領域的寵兒,這是整個行業的進步,更是國人對傳統文化的回歸于自信。丁大軍:中國書房要從國家精神層面來構建,首先要...[查看詳細]
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我們常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要在經濟發展上創造奇跡,也要在精神文化上書寫輝煌。書法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查看詳細]
盧溝橋頭獅子吼2019年張友憲繪物象與精神— —再論張友憲1989年初冬,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展覽廳展出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老師張友憲的聊齋繪圖,一時轟動畫壇...[查看詳細]
大愛之心融入高校大美之藝滋養群眾— —常州大學徐培晨美術館開館暨捐贈書畫作品、藏品展本報訊由常州大學、江蘇省文史研究館舉辦的常州大學徐培晨美術館開館...[查看詳細]
新春到來之際,在江蘇省文聯、省書協、省美協的大力支持下, 《新華日報·藝壇》用一件件藝術作品向廣大讀者們拜年。南京泥人《虎媽養成記》朱建東作。[查看詳細]
2019年4月19日,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指導、江蘇新華文化藝術投資有限公司主辦的“新華日報木刻版畫作品及史料巡展”在重慶市文藝家活動中心開幕。[查看詳細]
攝影師劉寧:如蝸牛般前行,讓時間去檢驗幾個月前,國家高級攝影師劉寧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 —?!?—劉寧篳路藍縷的草創之初,正值傳統的國營照相館大面積...[查看詳細]
2019年5月22日,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指導、江蘇新華文化藝術投資有限公司主辦的“新華日報木刻版畫作品及史料巡展”在延安棗園美術館開展。[查看詳細]
2018年9月20日上午,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新華日報木刻版畫作品及史料巡展(淮安站) ”在淮安市美術館開展。[查看詳細]
2018年6月28日,隨著《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這段熟悉的旋律在新華全媒體藝術館響起, “新華日報木刻版畫作品及史料巡展”首展正式拉開帷幕。[查看詳細]
在當代書法格局的坐標上考量李雙陽□吳國平曾有幾次,我在李雙陽的作品面前站立良久。這個前提是,我不是一個輕易被打動的人,尤其是書法。中國書法家協會會...[查看詳細]
清代金石學對書法繪畫的影響研究□顧偉璽【摘要】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在清代及民國時期,產生了一批受到金石學影響的書畫大家,其中尤以海派的崛起作為傳統書畫藝...[查看詳細]
心向北方□菖見陳超說,他是南方人,心卻一直向著北方。北方給了陳超太多的饋贈。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廣東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黑龍江省美術...[查看詳細]
2019年6月21日,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指導、江蘇新華文化藝術投資有限公司主辦的“新華日報木刻版畫作品及史料巡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雅集展廳開幕。[查看詳細]
編者按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聯合頒布了新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 ,藝術學首次從文學門類中獨立出來,成為新的第13個學科門類,對于整個...[查看詳細]
不斷推進新山水風格體系的構建張曉凌(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禹舜的三個系列既表達了三個不同的人文向度,也是其風格、圖式探索過程中同...[查看詳細]
2021年7月15日下午,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新華報業傳媒集團黨委辦、機關黨委、工會聯合承辦,江蘇新華文化藝術投資有限公司協辦的“丹青繪國色翰墨頌黨恩...[查看詳細]
花紅柳綠、草長鶯飛,又是一年清明時。盡管母親已經離開我們二十多年了,但是每逢清明時節,我的腦海中都會回想起母親去世那天的情形,還有那通令我驚心難忘...[查看詳細]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社會發展進程中,西方的物質和精神文化大量涌入,當我們一方面在享受西方近現代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物質成果之時,一方面又感到民族文化逐步...[查看詳細]
在零下十幾度的天氣中,跑一場冰雪馬拉松,會是什么感受?第5屆長春冰雪馬拉松升級為中國長春冰雪節歡樂跑, 2022年1月9日在5A級景區— —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查看詳細]
在我的記憶里,菊英嬸好像永遠都是三十幾歲的風韻樣子![查看詳細]
都說這個節日的春色,非常濃稠,都說這個節日的內涵,十分豐厚。清新的風和明亮的雨,是中國特有的門簾。因為有萬紫,因為有千紅,所以,生機和活力,總是并...[查看詳細]
煙雨三月,畫里江南?;üM路?,重瓣淺淺。[查看詳細]
和屈原故里每年端午節的龍舟競渡相仿,我的家鄉江蘇泰州溱潼水鄉一帶,每年的清明節間也有一次別開生面的民間船會。地方政府順乎民心、順乎民意,將溱湖濕地...[查看詳細]
2016年11月12日,新華全媒體藝術館邀請了來自清華美院的聶躍華教授,開展了一場關于版畫藝術的藝術講座。[查看詳細]
2016年9月24日,由江蘇省報業協會主辦的“金風秋燦— —江蘇省報業員工第二屆書畫展”在南京新華全媒體藝術館開幕,展出的81幅作品涉及書法、國畫、油畫、篆刻。[查看詳細]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云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言恭達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的“推門·境界”郝平系列版畫作品展(南...[查看詳細]
2018年1月3日下午, “大地壯歌— — 《新華日報》創刊80周年經典版面回顧暨紅色詩詞書法展”在新華全媒體藝術館舉行開幕式?!毖怨н_希望通過慶祝新華日報80...[查看詳細]
2017年3月11日下午,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江蘇新華文化藝術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春風歸來— —張友憲抄書日課展暨魏圩古琴獨奏雅集”在新華全媒體藝術館...[查看詳細]
2017年7月24日下午,由南京藝術學院、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江蘇新華文化藝術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重大歷史主題繪畫創作文獻紀錄片《紅畫紀事》首發儀式在新華...[查看詳細]
文翁,西漢時期人,籍貫“廬江郡舒縣” ,應該就是今天安徽省舒城縣人了。作為郡守,文翁嘗到了通過文化知識來熏陶培養干部、開啟民智、管理好地方政務的甜頭...[查看詳細]
開幕式上,參展嘉賓與藝術家一起為畫展揭幕2017年8月18日,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的“蜻蜓飛過·錢鵬草蟲花鳥約惠展”在新華全媒體藝術館開幕。[查看詳細]
2018年5月18日下午,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江蘇省建工集團聯合主辦,江蘇新華文化藝術投資有限公司、國藝堂共同承辦的“問道云水間”顧憲山...[查看詳細]
大象無形,人生有了追求,生命才有可能鍍上雋永的底色;大愛無聲,丹青有了靈魂,丹心才有希望熾熱地活著。在色彩世界的綿綿追尋里,趙純女士以作品的大美書...[查看詳細]
2017年1月19日下午,六十花甲的著名國畫家薛亮回到新華日報社,以送福字、寫春聯、展國畫的形式回報曾經培養他的老單位。[查看詳細]
2018年5月22日下午,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江蘇新華文化藝術投資有限公司、江蘇新語圖說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精彩40年·新華視覺生活半月談”全媒...[查看詳細]
2018年6月10日下午,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江蘇新華文化藝術投資有限公司、江蘇新語圖說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孔愛萍:閨門里的“杜麗娘” 》講座...[查看詳細]
2018年12月27日上午,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江蘇新華文化藝術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版畫收藏家協會江蘇分會聯合承辦的“叩版問金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40幅金獎...[查看詳細]
拿到韓麗晴這本散發著油墨清香的《尋意古南街》 ,我用了一周時間把它讀完。這本散文集是對十九位普通紫砂藝人日常生活簡約而文學的記錄,作者的思想情感深入...[查看詳細]
我們看全人類的文明是一體化的,全人類的利益也是一致的,文化不是誰戰勝誰,而是互相補充共進的。中國文化要在21世紀走在世界文化的前列,必須充分發揮其自身...[查看詳細]
電視正在熱播《人世間》 ,而我卻意外地翻出了一本2016年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張大明著的《家世》 。因為隨意一翻,我看到了兩個熟悉的地名— —西善和岱山,...[查看詳細]
我的恩師俞律先生96歲了,還天天用放大鏡看書,還在寫新詩。所謂“老年斑” ,就是這個時期的“青春痘” 。[查看詳細]
在溧水倉口秋天走上碼頭,我們在一起和石臼湖、胭脂河、秦淮河迫切接近纖繩,傷痕勒入大海幾百年,仍蕩漾著漕運古老的氣息。[查看詳細]
約好把自己還給自己去鄉下揮霍一段假日辰光比如踏青,比如拔茅針。[查看詳細]
在江南,有個叫夢華苑的地方盛產郁金香,它把風和日麗裝點在和風的夢境。[查看詳細]
26日上午,由江蘇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江蘇省外國專家工作協會、江蘇省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研究會、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古城記憶魅力江蘇— — 2016...[查看詳細]
2018年2月28日,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主辦,江蘇新華文化藝術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我校藝術家楊小民的“春風守望— —楊小民鄉村生...[查看詳細]
2016年是喻老84周歲本命年,為了把高雅藝術送到市民身邊,喻老特意創作了85幅書法作品,精裱裝框后,于平安夜的前夕(12月23日),在新華全媒體藝術館展出,...[查看詳細]
品潤藝術館以蘇作明式家具為載體,詮釋造就獨具特色的經典家具之美,更是將其融入到時代美學中,踐行匠心美學的理念,讓蘇作明式家具的經典永不褪色。[查看詳細]
“追尋長征” 、 “書寫長征” 、 “歌頌長征”三個章節,充分利用數字屏媒的優勢,展示了豐富的紅軍長征圖像,把“長征長歌?新華報業全媒體行動”推向了高...[查看詳細]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廣陵派古琴第十二代傳人劉揚(右.一)共同為新華古琴社揭牌。江蘇古琴非遺傳人、揚州廣陵派著名琴師劉揚在“清秋古調— ...[查看詳細]
棲霞山又增添了一處標志性文化景觀, 1500多年來“無賦”的歷史也宣告終結。[查看詳細]
2017年12月8日,文心繪境— —江蘇省美協理論藝委會書畫提名展在新華日報全媒體舉辦,江蘇省文投董事長梁勇,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劉偉冬,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書...[查看詳細]
此次“法治文化周”活動,旨在通過法治文化作品展播,進一步豐富宣傳形式,傳播法治文化,弘揚法治精神,提高省級機關法治建設水平,為迎接黨的十九大營造濃...[查看詳細]